捧哏是相声表演中负责配合逗哏、制造笑点的角色,其常用话语可分为以下四类,并结合不同场景和技巧进行说明:
一、肯定式捧场词(赞)
通过重复、强调等手法鼓励逗哏继续表演,常用语气词包括:
"对!""没错!""当然啦!""就是嘛!""好!""可不是么!"
"太棒了!""绝了!""太有意思了!"
作用:增强逗哏的表演信心,推动情节发展。
二、反问式质疑词(疑)
通过反问引发思考或矛盾,常用语气词包括:
"啊?""干吗呀?""怎么啦?""像话吗?""多令儿呀?"
"你说谁呢?""谁说不是呢?""这都不像话!"
作用:制造悬念或冲突,激发观众兴趣。
三、转折式包袱词(吐)
采用"先扬后抑"的技巧,常用语气词包括:
"哦——啊?""对——不对?""乐的——哭啦?""是我——不是!"
"吞了吐"的经典结构,通过意外转折制造笑点
作用:形成戏剧性反转,增强笑点冲击力。
四、惊叹式夸张词(惊)
通过夸张表达引发共鸣,常用语气词包括:
"嘿!""好尴尬!""够了够了!""这不是在忽悠我吗?"
"天呐!""太不可思议了!"
作用:强化情感共鸣,提升表演感染力。
补充说明
捧哏还需结合 递火点鞭(如"这就完了,去你的吧")和 火上浇油(如"你再这样说,我可要生气了")等技巧,通过语言节奏和情绪变化与逗哏形成互动。学习时需注意调侃的分寸,避免过度尖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