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中的8条为人处世智慧如下:
立功者患信义不著,不患名位不高
立功的人担心自己的仁义不显著,不必忧虑自己的名誉和地位不好。有时候人们总是觉得自己的地位低下,声誉不好,立了功之后不但不会被别人记住,还会被别人厌恶,这是错误的。
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广泛听取别人的意见,就可以做出很明智的判断。如果只是听取一面之词,就会有失偏激。
人生无常,富贵难料
人生在世,本就充满了无限可能,可能你上一秒大富大贵,下一秒就破产了,可能你现在穷困潦倒,但是下一秒机遇就落在你的头上,富贵都是难以预料的。
论至德者不和与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
追求至高道德的人不苟同于凡夫俗子,要建立大功业的人也不能与一般人商议。别人只会影响自己的进度和方向,自己决定的事情要先自己铺垫好,否则不会成功。
听言之道,必以其事关观之,则言者莫敢妄言
别人说的话,你别全信,不能他说什么你就信什么,要先观察事实,那样说话的人才不敢胡言乱语。所谓“听其言观其行”是也。
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而多财,则益其过
贤能的人,如果财产太多,就会磨损他们的志气;愚蠢的人,如果财产太多,就会增加他们的过错。
明者销祸于未萌
聪明的人能够及时发现灾祸,在灾祸还没有成长起来的时候就把它扼杀在摇篮里。
得财失行,吾所不取
如果为了得到钱财,而失去自己的德行,这样的事情,我是不会做的。这就是古人的节操和做人准则,不义之财不可取。
这些智慧不仅适用于个人修养和处世,也适用于企业管理、团队领导等多个方面。通过学习和实践这些智慧,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和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