崩塌和滑塌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性质不同
崩塌:是较陡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脱离母体崩落、滚动、堆积在坡脚(或沟谷)的地质现象。崩塌可以包括土崩、岩崩或山崩等类型。
滑塌: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者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雨水浸泡、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因素影响,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者软弱带,整体地或者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
迹象特征不同
崩塌:
坡体大于45度且高差较大,或坡体成孤立山嘴,或凹形陡坡。
坡体内部裂隙发育,尤其是垂直和平行斜坡延伸方向的陡裂隙发育或顺坡裂隙或软弱带发育,坡体上部已有拉张裂隙发育,并且切割坡体的裂隙、裂缝即将可能贯通,使之与母体(山体)形成了分离之势。
坡体前部存在临空空间,或有崩塌物发育,这说明曾发生过崩塌,今后还可能再次发生。
滑塌:
已稳定的老滑坡体特征包括后壁较高、长满树木、找不到擦痕且十分稳定,滑坡平台宽大且已夷平,土体密实有沉陷现象,滑坡前缘的斜坡较陡且土体密实,有被河水冲刷过的现象等。
不稳定的滑坡体常具有表面总体坡度较陡、延伸很长、坡面高低不平,有滑坡平台且面积不大、有向下缓倾和未夷平现象等迹象。
运动方式不同
崩塌:以垂直运动为主,通常发生在地形坡度大于50度、高度大于30米以上的高陡边坡上。
滑塌:多以水平运动为主,滑坡多出现在坡度50度以下的斜坡上。
破坏作用不同
崩塌:破坏作用是急剧的、短促的和强烈的。
滑塌:破坏作用多数也很急剧、短促、猛烈,有的则相对较缓慢。
堆积物形态不同
崩塌:堆积物结构零乱,多呈锥形。
滑塌:滑体整体较好,有一定外部形态。
综上所述,崩塌和滑塌虽然都是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的失稳现象,但它们在性质、迹象特征、运动方式、破坏作用以及堆积物形态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