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果对19世纪文学自由的理解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艺术的真实性:
雨果认为艺术应当反映生活的真理,具有高度的真实性、具体性和确切性。他强调艺术的真实不同于生活的真实,艺术家应当富有想象力,想象高于一切。
反对教条主义:
雨果反对艺术上的教条主义,主张艺术的自由主义。他认为古典主义的三一律、体裁的划分、贵族化的语言都应当废除,艺术应当表现具体而非抽象的事物,重视人的感情而非理性,描写不平常的生活现象。
浪漫主义的对比观念:
雨果明确提出了浪漫主义的对比观念,认为粗俗怪诞与崇高圣洁在一部戏剧当中并非水火难容,它们可以相比较而共生。这种观念带来了艺术的新发展,使艺术自由有了实现的空间。
独创性:
雨果倡导的艺术自由强调独创性,不是简单摹仿;是真实,不是虚伪;是内在情感的释放,不受理性束缚;是敢于冲破陈规,不守旧。
人道主义精神:
雨果的作品不仅具有艺术价值,更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社会意义。他的人道主义精神在作品中得到了充分体现,激励着人们在面对社会不公和人类苦难时,要坚守人性的尊严和价值,追求自由、平等、博爱的理想。
综上所述,雨果的19世纪文学自由理解是建立在艺术真实性、反对教条主义、倡导浪漫主义对比观念、强调独创性以及人道主义精神的基础上的。这些理念不仅在当时具有进步意义,对后世文学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