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尚且……更何况……”的造句,综合权威资料整理如下:
一、经典例句
1. 孔子尚且犯过错误,更何况我们呢?(以圣人为例,反衬普通人的责任)
2. 作为班长尚且能迟到,更何况我一个普通学生?(通过身份对比,强调行为标准)
3. 作为长辈尚且开口骂人,更何况一个孩子就不能发发牢骚?(以长辈行为反衬儿童权益)
4. 天下着雨,山路泥泞,我举伞尚且寸步难行,更何况抱着个不满一岁的小孩?(通过自身困境类比他人处境)
5. 他尚且年过六旬且受伤,徒步尚且困难,何况负重登山?(通过个体困境推及普遍情况)
二、使用要点
逻辑递进:
前半句提出一个较为轻微或普遍的情况(如“孔子犯错”),后半句用更严重的情况(如“我们”)进行对比,形成鲜明反差。
语境选择:
适用于需要强调责任、反差或劝诫的场合,如教育、批评或自我激励。
避免滥用:
需确保前后句逻辑紧密,避免出现“强词夺理”的情况。例如“尚且能迟到”与“普通学生”之间需有明确的行为关联。
三、扩展应用
学术研究:可用来论证“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的哲学观点
日常交流:用于回应他人对“特权”的质疑,如“尚且享受资源,为何要求他人奉献”
文学创作:通过夸张对比增强语言表现力,如“尚且能跨越山河,怎可阻挡理想”
建议造句时结合具体场景选择关联词,如“尚且如此,何况更甚者?”或“尚且犹豫,更何况行动起来?”通过反复推敲使句子更具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