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作为豪放词派的开创者,其开放豪放词风的作品主要体现在以下代表作中:
一、《江城子·密州出猎》
创作背景 该词作于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年),苏轼任密州知州期间,因密州大旱,他率随从至常山祈雨后归途射猎,触发了其少年时期的报国豪情。
豪放风格体现
气象恢弘: 以“左牵黄,右擎苍”开篇,描绘千骑奔腾的壮阔场面;“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展现雄浑气势。 用典与抒情结合
题材创新:以狩猎为载体,拓展了词境,使婉约词中少见的历史纵横与个人情怀交融。
二、《念奴娇·赤壁怀古》
创作背景 该词作于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年),苏轼贬黄州期间所作,正值其政治失意时期。
豪放风格体现
时空对照: 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开篇,将江水永恒性与历史人物短暂性形成鲜明对比。 自我期许
艺术成就:被元好问誉为“东坡赤壁词殆戏以周郎自况”,成为千古绝唱,奠定豪放词风的核心范式。
三、其他相关作品
《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怀民》:虽以闲适为主题,但“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仍体现其豪放气魄。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通过“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表达旷达乐观,风格豪放。
总结
苏轼的豪放词以《江城子·密州出猎》和《念奴娇·赤壁怀古》为代表,其特点包括气象恢弘、用典贴切、抒情直白,并通过历史人物与自然景观的交融,开创了与婉约词分庭抗礼的词风,对宋代及后世词人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