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公何着意”出自宋代苏轼的《中秋月寄子由三首其三》。全诗如下:
舒子在汶上,闭门相对清。
郑子向河朔,孤舟连夜行。
顿子虽咫尺,兀如在牢扃。
赵子寄书来,水调有余声。
悠哉四子心,共此千里明。
明月不解老,良辰难合并。
回头坐上人,聚散如流萍。
尝闻此宵月,万里同阴晴。
天公自着意,此会那可轻。
明年各相望,俯仰今古情。
这首诗表达了苏轼对中秋节的独特感受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同时也融入了对人生的思考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诗中提到“天公自着意,此会那可轻”,意思是天公故意安排了这个团圆的时刻,让人倍感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