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春节灯火阑珊的诗句,综合搜索结果,以下是相关作品及赏析:
一、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原文: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赏析:
此词以元宵节(春节后第15天)为背景,描绘了灯火辉煌的盛景。前半段通过“东风夜放花千树”等意象展现节日的热闹,后半段则以“灯火阑珊处”隐喻对理想人格的追寻,成为千古名句。
二、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原文: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赏析:
通过今昔对比,表达对故人团聚的思念。去年元宵节花灯璀璨如白昼,而今独自赏灯,突显物是人非的感慨。
三、李清照《永遇乐·落日熔金》
原文: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记得相逢应笑我,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赏析:
此词借元宵节回忆往昔,通过“落日熔金”等意象营造孤寂氛围,表达对逝去美好时光的追忆。
四、其他相关作品
王安石《元日》:描绘春节除旧迎新的场景,“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展现民间习俗的活力。
白居易《除夜》:在元夜(除夕)表达人生感慨,“火销灯尽天明后,便是平头六十人”,隐含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总结
若特指春节(农历正月初一)的灯火,王安石的《元日》最具代表性;若侧重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的灯会,则辛弃疾和欧阳修的《青玉案·元夕》《生查子·元夕》更为贴切。李清照的《永遇乐·落日熔金》虽为元宵节作品,但更偏向感伤怀旧,需注意区分节日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