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颢的《黄鹤楼》中,首联和颔联主要运用了以下写作手法:
一、典故的运用
仙人乘鹤的传说
首联“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引用了“仙人乘鹤”的典故。传说仙人驾鹤飞升,黄鹤楼因仙人离去而成为空寂的象征,这一典故为黄鹤楼增添了神秘色彩,奠定了全诗吊古怀乡的基调。
二、拟人手法
黄鹤的拟人化
在颔联“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中,黄鹤被赋予了“一去不复返”的生命特征,仿佛有了自主意识般永久离去,而白云则被描绘为千载空自飘荡,进一步强化了物是人非的怅惘感。
三、时空对照
短暂与永恒的对比
通过“黄鹤”(短暂、虚幻)与“千载白云”(永恒、自然)的对比,突出了人类生命的短暂与自然永恒的矛盾,深化了诗人的感慨。
四、语言特色
反复与节奏
“黄鹤”一词在颔联中重复出现,形成反复,强化了主题。同时,诗句节奏感强,如“千载空悠悠”的拖腔效果,营造出时空交错的空茫意境。
综上,首联通过典故引入主题,颔联则运用拟人手法将自然景物与历史传说结合,二者共同构建了《黄鹤楼》深邃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