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
网站首页 > 爱情文案 > 古人对猪头肉的诗词?

古人对猪头肉的诗词?

时间:2025-03-30 17:51:59

关于古人对猪头肉的诗词,综合搜索结果整理如下:

一、直接描写猪头肉的诗词

清代黄钺《发檄》

诗中以“猪头烂熟夜未央”开篇,描绘了猪头肉在祭祀或庆典中的重要地位,展现了地方习俗与宗教信仰的融合。

宋代释师范《金华圣者赞》

虽未直接提及猪头肉,但通过“饮啖猪头肉,长斋不吃素”一句,侧面反映了佛教界对肉食文化的特殊态度。

二、以猪肉或相关食材为载体的诗词

苏轼《猪肉颂》

最著名的猪肉相关诗词,以黄州猪肉为题材,赞颂其价廉物美:“净洗铛,少著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

该诗通过烹饪方法与生活境遇的对比,体现了苏轼的乐观精神。

杨万里《吴春卿郎中晌腊猪肉细作》

以腊猪肉为对象,描绘其色泽与香气:“霜刀削下黄水精,月斧斫出红松明。君家猪红腊前作,是时雪没吴山脚。”

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吴地猪肉的独特品质。

三、其他相关诗词

清代赵翼《论诗五首·其二》:

虽未直接写猪头肉,但提到“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可引申为对传统食材的新诠释。

现代仿古诗:如余幼幼的《两块肉》,虽为现代创作,但以猪头肉为意象表达情感,如“提着猪头肉来到你家门口,才想起十二月到了……”。

注:

《金华圣者赞》中“饮啖猪头肉”实为佛教戒律中破除常执的表述,并非实指食用猪头肉;

《猪肉颂》因黄州猪肉而得名,与东坡肉无直接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