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倒休”这一词汇的起源,综合权威资料和语境分析如下:
词汇含义与用法 “倒休”指职工在休息日上班,以换取工作日休息的调休方式,即“调休”的俗称。例如:
“宋宝琦的母亲是个售货员,这天正为搬家倒休。”(刘心武《班主任》)
“半夜出车给你发加班费,你如果愿意倒休也可以。”(蒋子龙《赤橙黄绿青蓝紫》)
词汇来源
该词最早见于20世纪70年代的文学作品中,但具体提出者难以明确追溯。文学作品通过具体场景自然融入了这一表述,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劳动时间安排的实际探索。
权威性说明
高权威性来源: 刘心武和蒋子龙作为知名作家,在其作品中使用该词时已具备一定社会认知基础,但作品本身未明确标注该词的发明者; 低权威性来源
结论
“倒休”作为调休的俗称,其形成是劳动实践与语言习惯共同作用的结果,无法明确归因于单一提出者。其最早应用可追溯至20世纪70年代的文学作品,但具体起源缺乏明确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