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第十一回包含两个经典情节,以下是两句值得赏析的句子及解析:
一、陈玄奘受封三藏
“唐太宗还魂后,登朝宣布大赦天下,严禁毁僧谤佛,并推举陈玄奘主持水陆大会。观音菩萨化身疥癞游僧将锡杖袈裟献给唐太宗,太宗赐予玄奘。观音向玄奘讲述大乘佛法妙处后,玄奘愿前往西天取经,太宗封其为‘御弟圣僧’,赐号‘三藏’,随后三藏出关踏上西天取经路。”
赏析:此段通过唐太宗的弘法举动与观音菩萨的安排,为玄奘西行取经奠定基础。太宗的“大赦天下”与“严禁毁僧谤佛”体现了佛教思想对大唐政治的渗透,而观音菩萨的化身与法器(锡杖、袈裟)的赠予,则带有浓厚的佛教神秘色彩。玄奘受封“三藏”的身份既彰显其佛法造诣,也预示了他肩负的使命。
二、悟空智斗红孩儿
“悟空闻得红孩儿捉了唐僧,想邀请牛魔王与自己共享唐僧肉,恰巧被潜入洞中的悟空听到,他便灵机一动,变成了牛魔王的模样,但‘牛魔王’百般阻挠,使红孩儿心生疑惑。问了随从才得知是半路偶遇,于是他编了个借口问了悟空自己的生辰八字借此试探,不料悟空真被识破,只好去南山请求菩萨帮忙。”
赏析:这一情节展现了悟空的机智与神通。他通过变装试探红孩儿,既保护了唐僧,又避免了直接冲突。红孩儿的火焰山困境与牛魔王家族的牵连,进一步推动了故事向西行主线发展。此段还体现了《西游记》中“幻”的艺术特色,如悟空变身的奇幻性,以及红孩儿对“牛魔王”身份的执念。
总结:第十一回通过政治背景与神话元素的结合,为后续取经故事埋下伏笔,同时塑造了陈玄奘的使命感与悟空的智慧形象,展现了《西游记》在叙事结构与人物塑造上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