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目标
基础认知 初步理解5以内(除1外)的数可以分成两个较小的数,两个数合起来仍是原数(如5=1+4,5=2+3)。
操作技能
通过分合操作,熟练掌握5的分解方法(1和4、2和3、3和2、4和1),并能用数字和分合号记录结果。
关系理解
通过观察与比较,感知数的组成中的互换关系(如1+4=4+1),发展初步的推理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5的分解方法及组合规律。 难点
三、教学准备
教具:数字卡片、5根小棒、分合号标志、操作手册、PPT课件。
学具:每人5根小棒、数字卡片、记录表。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部分(5分钟)
游戏复习:通过“打电话”游戏复习4的分解组合(如“我的电话拨个3,你的电话拨个1”)。
情境创设:以“小动物分房子”故事引入5的分解(如5个苹果分给小动物)。
2. 新知探究(15分钟)
操作体验:
1. 用5根小棒分成两份,鼓励幼儿尝试不同分法(如2和3、3和2等),并记录分合式(如5=2+3)。
2. 通过交换小棒位置,引导幼儿发现互换关系(如2+3=3+2)。
规律总结:
按顺序列出5的分解(1+4、2+3等),并引导幼儿观察两个加数互换位置后和不变。
3. 巩固练习(15分钟)
游戏巩固:
1. “数字宝宝碰球”游戏:教师说出一个数(如4),幼儿需说出另一个数使合为4(如1+3)。
2. “猜数游戏”:教师描述分法(如5分成1和4),幼儿猜出另一种分法。
书写练习:
用分合号记录5的组成(如5=1+4),并完成连线题(如5=2+3→3+2)。
4. 拓展延伸(5分钟)
数感培养:
通过“剪春”活动(用不同数量纸张剪“春”字),引导幼儿理解总数与部分数的关系,初步接触减法概念。
五、教学反思
成功经验:游戏化教学(如碰球、打电话)能有效激发幼儿兴趣,分合操作帮助建立数感。
改进方向:部分幼儿对按顺序分合理解较慢,需加强引导;可增加实物操作材料以巩固概念。
附:教学资源推荐
教学课件(PPT):包含分解组合示例、游戏场景图。
数学区材料:数字卡片、小棒、记录表等。
以上教案可根据实际教学需求调整,建议配合蒙氏教具或实物操作,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数的组成与分解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