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意难平”的解诗词,综合搜索结果分析如下:
一、典型意难平诗词解析
《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晏几道 “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
通过物是人非的对比,表达对逝去情感的追忆与无奈,是“意难平”情感的经典写照。
《锦瑟》- 李商隐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以神话传说隐喻人生无常,对往事的怅惘与惘然若失,体现了深层意难平。
《鹧鸪天·代人赋》- 辛弃疾
“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肠已断,泪难收。”
直接抒发现实中的离别之痛,将个人情感升华为普遍性的人生体验。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晏殊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以自然现象喻指人生规律,表达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无奈与对往事的眷恋。
《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 岳飞
“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知音难觅的孤独感与壮志未酬的苦闷,展现个体在时代洪流中的意难平。
二、相关主题诗词补充
纳兰性德《木兰花·拟古决绝词柬友》: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以物是人非的悲怆,成为“意难平”最经典的现代诠释。 岑参《洛阳春》
“人道洛阳花似锦,偏我来时不逢春。”
通过时空错位的遗憾,隐喻人生机遇的不可逆。
三、意难平的文学价值
“意难平”作为文学主题,贯穿宋词发展,如孙应时的《阻风泊归舟游净众寺》以诗句形式固定了这一表达。其内涵从个体情感升华为对生命无常、时光易逝的普遍性思考,成为中国古典诗词中永恒的主题。
以上诗词通过不同视角展现了“意难平”的多元内涵,既有对具体人事的追思,也包含对生命规律的哲学体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