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伊地气暖?江南有丹橘”是唐代诗人张九龄《感遇·江南有丹橘》中的名句,其含义与赏析如下:
一、字词解释
“岂伊地气暖”
“岂”为反问词,意为“难道”;“伊”指代“江南”;“地气暖”指气候温暖。整句意为“难道江南气候温暖吗?”
“自有岁寒心”
“岁寒”指严寒的冬天;“心”指内在品质。此句意为“而是具有松柏般的耐寒品格”
二、诗句含义
诗人通过对比江南丹橘经冬常绿的特性与江南气候的实际状况,强调其耐寒本质。这种特性并非源于江南气候的温暖,而是丹橘本身具备的“岁寒心”,即不畏严寒的高尚品格。
三、艺术特色
反诘手法
采用反问句式,突出丹橘耐寒的固有属性,增强语言的感染力。
以物喻人
以丹橘自比,隐喻诗人自身虽遭贬谪(如仕途低谷),却仍保持高洁品格的情怀。
四、文学地位
张九龄借丹橘意象,开创了以植物喻喻士大夫品格的文学传统,对后世的咏物诗影响深远。
该诗被《全唐诗》收录,成为唐代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作之一。
五、相关背景
此诗作于张九龄被贬荆州期间,正值其政治生涯的挫折阶段。通过描绘丹橘的坚韧品格,既表达了对自身境遇的豁达,也寄寓了对高洁人格的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