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道德经》中,有多处提到小聪明或机智可能对人自身有害的表述。以下是一些具体的句子: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抛弃聪明才智,靠耍小聪明的人,就可以得到比平时百倍还多的福利;抛弃仁义,背信弃义,就能重新变得孝顺又慈爱;抛弃巧诈和货利,盗贼也会销声匿迹。
素、朴、愚、拙、讷,这些特质更加符合大道,而耍小聪明、走捷径、投机取巧都是违背大道的。
老子认为,素朴、愚拙等特质更符合自然之道,而小聪明和投机取巧则是违背大道的行为。
人多伎巧,奇物滋起。
人们的机心巧智越多,奇物和邪事就会不断滋长。
祸末大于不知足,咎未大于欲得。
贪婪和愚蠢是最大的祸患,不知足和欲望过多会带来严重的后果。
做人太精明多半会害人害己。
这句话直接指出,过于精明的人往往会对他人和自己造成伤害。
卖弄小聪明,则是愚人的行为,是招灾引祸的根源。
耍小聪明是愚蠢的行为,会给自己招来灾祸。
不厚道的人,再聪明也没用。
《道德经·第八十一章》中提到,即使再聪明,如果不厚道,也没有用。
这些句子共同表达了《道德经》中关于小聪明或机智可能对人自身有害的深刻见解。老子主张回归自然之道,抛弃小聪明和机心,以达到更高的道德境界和和谐的社会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