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中宾语前置的条件可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一、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
条件要求 宾语必须是代词(如“我”“尔”“此”“彼”等);
必须是否定句,且否定词需置于动词之前,如“不”“未”“莫”“毋”等。
语法规则
代词宾语需前置至动词和否定词之间,形成“否定词+动词+代词”的结构。例如:
原句:“古者天下散乱,莫之能一。”(正常语序:莫能以一天下散乱)
另一例:“不欺余,不待我。”(正常语序:不欺余,不待于我)
常见否定词
包括“不”“未”“无”“毋”“莫”“弗”等。
二、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
条件要求
宾语为疑问代词(如“谁”“何”“奚”“曷”“胡”“恶”“安”“焉”等);
可以是陈述句或疑问句,但疑问句中更典型。
语法规则
疑问代词作宾语时需前置至动词之前,形成“疑问代词+动词”的结构。例如:
原句:“何以战?”(正常语序:以何战)
另一例:“乐夫天命复奚疑?”(正常语序:复疑奚乐夫天命)
三、补充说明
介宾短语前置: 部分介宾短语(如“以是”“以奚”)也可前置,属于介宾倒装; 特殊句式
通过以上规则,可有效识别文言文中宾语前置的句式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