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号前通常不使用句号,其核心作用是提示下文或总结上文,其提示范围一般延续到句末。以下是具体说明:
冒号的功能 冒号主要用于以下场景:
提示语后的停顿(如“问:今天天气如何?”)
引出下文(如“通知如下:...”)
总结上文(如“总结如下:...”)
冒号与句号的关系
冒号提示的内容末尾必须用 句号,且提示范围覆盖整个提示语后的内容。
若句号前的内容不全是冒号提示的,则冒号使用不当,应改为逗号。
特殊场景
当冒号后内容为短句且独立时,句号可置于冒号前(如“会议结束。”)。
公文写作中,若“如下”后内容简短且不换行,可用冒号;若内容较长需分段,则建议用句号。
错误示例
> 通知如下,会议开始
(应改为:通知如下:会议开始)
正确示例:
> 总结如下:1. 完成报告2. 召开会议
(冒号后内容完整且独立)
综上,冒号前通常不使用句号,其提示范围需延续到句末,且需注意提示内容的完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