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正衣冠”的诗,以下是一些相关信息:
《正衣冠》
原文:黉宫有序,衣冠正容;神其各思,是仰是崇。
意思:学校应保持秩序,学生和老师的衣冠都该保持端正,仪表堂堂,全神贯注,专心听讲,学生对老师应该怀有敬仰之心,要尊敬师长。表达了在学校里应该有规矩,有秩序,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从进校门的第一步就是端正态度,理好衣冠,整理仪容仪表,要有一个学生的样子,这是好好学习的第一步。
《旧唐书·魏徵传》
原文:太宗谓梁公曰:“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尝宝此三镜,用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
意思:唐太宗对梁公说:“用铜镜可以整理衣冠,用古史可以了解兴衰,用别人可以明白得失。我曾经珍视这三面镜子,用来防止自己犯错误。现在魏征去世了,就失去了一面镜子。”。
《礼记冠义》
原文:礼仪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
意思:礼仪的开始在于端正容貌和服饰,整理好仪容仪表,言辞得体。这既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流露,也是尊敬他人的表现。礼仪源于尊重,言行举止的尊重依赖于自身修养的积累,离不开平时广览群书、内心向善的培养。
这些诗句和原文都强调了“正衣冠”的重要性,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日常生活中,端正的衣冠和仪表都是尊重他人和自我修养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