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站在山顶”的古诗名句,综合多个权威来源整理如下:
一、杜甫《望岳》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译文:一定要登上泰山顶峰,俯瞰显得渺小的群山。
赏析:以磅礴气势描绘泰山雄伟,成为登高诗的典范。
二、王安石《登飞来峰》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译文:不怕层层浮云遮住远眺视野,只因身处飞来峰最高层。
赏析:借景抒怀,体现哲理,被后世广为传诵。
三、寇准《咏华山》
“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译文:抬头只见红日近在咫尺,回首时白云显得低垂。
赏析:以夸张手法表现华山高耸入云的险峻,意境开阔。
四、李白《登太白峰》
“举手可近月,前行若无山。”
译文:抬手似乎能触碰明月,向前行进仿佛无山阻隔。
赏析:展现太白峰的奇绝,体现李白浪漫主义风格。
五、林则徐《出老》
“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
译文:大海无边无际以天空为岸,登上山峰便成为最高峰。
赏析:意境雄浑,彰显豪迈气魄。
六、苏轼《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译文:从横面看庐山是连绵的山岭,从侧面看则是高耸的山峰,远近高低各有不同。
赏析:以哲理性的语言描绘庐山多变的形态,成为山水诗的经典。
补充说明:
杜甫的《望岳》和王安石的《登飞来峰》是描写泰山和飞来峰的代表性作品,常被用于表达登高望远的豪情。
李白的《登太白峰》以夸张手法表现山峰高耸,展现其浪漫主义特色。
苏轼的《题西林壁》则通过视角变化,蕴含“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哲理。
以上诗句均围绕“站在山顶”的视角展开,通过自然景观抒发了诗人的情感与哲思,是中国古典诗词中意境创造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