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天上乌飞兔走”这一表述,综合多来源信息解析如下:
一、基本释义
字面意象 - “乌”指代太阳(三足金乌),“兔”指代月亮(玉兔)。
- 该表述通过“乌飞”(太阳移动)与“兔走”(月亮运行)的动态画面,比喻日月交替、时光流逝的快速感。
引申含义
- 形容时间过得极快,常与“光阴似箭”“白驹过隙”等成语连用。
二、出处与背景
文学原型
- 最早见于唐代诗人韩琮的《春愁》:“金乌长飞玉兔走,青鬓长青古无有。”
- 该诗通过日月运行与人生短暂的对比,抒发了时光易逝的感慨。
其他衍生作品
- 明代杨慎《廿一史弹词》中也有类似表述:“天上乌飞兔走,人间古往今来。”(《西江月》)
- 现代诗词中常借用此意象表达对往事的追忆,如叶秋的《琵琶记》:“叹瞬息乌飞兔走,喜爹妈双全。”
三、文化内涵与象征
自然与人生的辩证
- 通过日月轮回的自然现象,隐喻生命的恒常与短暂的矛盾,体现中国传统哲学中“天人合一”的思想。
时光易逝的哲思
- 常与人生境遇结合,如明代赵孟頫《赠放翁》:“兔走乌飞岁月催,寒花落尽子规啼。”(表达抗金复国之志与时光易逝的无奈)。
四、相关诗词对比
相似意象: 韩琮《春愁》与杨慎《廿一史弹词》均以日月运行比喻时光,但韩琮侧重感伤,杨慎则更显豁达。 不同表述
总结
“天上乌飞兔走”是汉语中表达时间流逝的经典意象,兼具文学美感和哲学深度。其内涵从自然现象延伸至人生体验,成为中华文化中永恒的主题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