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门太守行》是李贺的一首脍炙人口的描写战争场面的诗歌。全诗八句,前四句写日落前的情景,后四句写将士誓死报效国家的决心。
首句:“黑云压城城欲摧” 赏析:
首句以“黑云”比喻敌军,形象地描绘了敌军压境时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压”字用得极为贴切,既表现了敌军的凶猛,又突出了守军处境的艰难。
次句:“甲光向日金鳞开”
赏析: 次句通过阳光照耀下战士铠甲的闪光,展现了守军的威武雄壮。金鳞开”形象地描绘了铠甲在阳光下的闪耀,与前句的“黑云”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守军的英勇无畏。第三句:“角声满天秋色里”
赏析: 第三句从听觉角度渲染战场的悲壮气氛,号角声震天动地,充满了肃杀之气。结合“秋色里”三字,更显得战争的残酷和凄凉。第四句:“塞上燕脂凝夜紫”
赏析: 第四句从视觉角度进一步渲染战场的悲壮气氛,边塞战场上的血迹在暮色中呈现出暗紫色,如同燕脂凝成,形象地描绘了战争的惨烈。第五句:“半卷红旗临易水”
赏析: 第五句描绘了一幅带着半卷红旗的援军赶赴易水的画面,暗示了战斗中战术的出其不意和紧张气氛。第六句:“霜重鼓寒声不起”
赏析: 第六句通过“霜重鼓寒”四字,表现了战斗中的艰苦环境,鼓声低沉,寒气逼人,进一步渲染了战场的悲壮气氛。第七句:“报君黄金台上意”
赏析: 第七句引用燕昭王黄金台上招揽天下之士的典故,表现了将士们报效朝廷的决心和忘身报国的爱国主义情怀。第八句:“提携玉龙为君死”
赏析:
第八句以“玉龙”比喻宝剑,形象地描绘了将士们手操宝剑,甘愿为国血战到死的决心。全诗以此句作为点睛之笔,表达了将士们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巧妙的修辞手法,展现了战争的紧张气氛和将士们的英勇无畏,表达了诗人忘身报国的爱国主义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