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评价维度及标准
思想品德与素养教育 - 是否融入思想品德教育,提升学生素养。
- 是否通过课堂渗透尊纪守法观念。
课堂秩序与纪律管理
- 能否维持正常教学秩序,及时处理违纪行为。
- 是否开展纪律教育,培养良好课堂习惯。
专业知识与教学质量
- 教学内容是否准确,无知识性错误。
- 是否运用实践教学,促进学生知识应用能力。
教学规范与行为准则
- 遵守教学计划,按时完成教学任务。
- 无体罚、歧视学生或传播不良言论行为。
二、评价方法
量化积分制: 按自然月评价,每次违规行为对应扣分(如课堂拖堂、作业批改不当等)。 等级评定
结果通报:评价结果定期向学生及家长通报,作为教学改进依据。
三、评价周期与反馈
周期:每月进行一次评价。
反馈机制:通过评语、面谈等方式反馈具体问题,帮助教师改进。
四、示例评价细则(参考)
| 违规行为 | 扣分标准 |
|----------|----------|
| 课堂拖堂(10分钟以上) | 每次扣10分 |
| 作业批改不及时 | 每人次扣0.2分 |
| 传播不良言论 | 每次扣10分 |
| 违反教材管理规定 | 每次扣10分 |
通过以上评价体系,可全面规范教师教学行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育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