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古代诗词中的火烧云
《南乡子·岸远沙平》- 苏轼 原文:
岸远沙平,日斜归路晚霞明。 译文:江水清澈可映月光,山边晚霞映照归途。 赏析:以江天一色、晚霞满天的壮阔景象,隐喻人生归宿的哲思。
《登鹳雀楼》- 王之涣
原文: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虽未直接描写火烧云,但“紫烟”与晚霞的意象常被关联。
《舟暮》- 沈受宏
原文:
江清波浸月,山赤火烧云。 译文:江水倒映月光,山间晚霞如火。 赏析:通过色彩对比,展现自然景观的动态美感。
二、其他相关诗句
《行路难》- 李白 "夕阳秋更好,敛敛蕙兰中。火烧云在好"(注:此句为现代人仿古续写) 《金刚经》: "极浦明残雨,长天急远鸿"(以残雨与远鸿呼应晚霞) 现代仿诗
"彩云如棉花糖,夕阳作画师。天边魔术师,变幻莫测时"(表达对火烧云变幻的赞叹)
三、补充说明
杨圻《癸丑北游诗》:
"夜火烧云梦,呜笳下石头。红妆调战马,白发别耕牛"(以边塞意象表现火烧云的壮阔)
白居易《别行简》:
"晚照晴空织锦绣,江山如画晒黄金"(将火烧云与秋景结合)
建议优先参考苏轼、王之涣等名家作品,其诗句更具艺术感染力。现代仿诗则展现了火烧云在当代文学中的新表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