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中“以动衬静”的诗句主要有以下几例:
王维《鸟鸣涧》
诗句: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解释:明月升起,惊动几只栖息山鸟。清脆鸣叫,长久回荡空旷山涧。这句诗通过描绘月出惊鸟的场景,反衬出山涧的静谧。
王籍《入若耶溪》
诗句: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解释:蝉声高唱,树林却显得格外宁静;鸟鸣声声,深山里倒比往常更清幽。这句诗通过蝉噪和鸟鸣来反衬出树林和山间的静谧。
王维《山居秋暝》
诗句: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解释:洗完衣服的女子从竹林中喧笑归来,莲叶轻轻摇动,从上游荡下一叶轻舟。这句诗通过描绘动态的竹林和莲叶,反衬出山间的宁静。
王维《鹿柴》
诗句: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解释:幽静的山谷里看不见人,只能听到那说话的声音。落日的影晕映入了深林,又照在青苔上景色宜人。这句诗通过人语和光影的反衬,营造出深林的静谧氛围。
这些诗句通过描绘动态的景物来反衬静态的景象,从而营造出一种更加静谧的氛围,增强了诗歌的意境和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