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在文言文中的含义丰富多样,主要包含以下几类:
一、基本语义
动词:说、谈论
例如《桃花源记》中“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意为“这个人把听到的情况一一详细告诉了他”);《邵公谏厉王弭谤》中“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意为“我能抑制住诽谤了,却不敢说话”)。
名词:言语、言论
如《鸿门宴》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意为“把沛公的言辞报告给项王”);《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群臣争言王之过”(意为“群臣争着指责国王的过错”)。
二、扩展含义
量词:一句话/字
《琵琶行》中“凡六百一十六言”(意为“总共六百一十六字”);
《论语》中“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意为“一句话出口,四匹马拉的车也难以追回”)。
助词:用于文言虚词
例如“言刈其楚”(意为“说割楚地”);“言秣其马”(意为“说喂马”)。
三、其他用法
著作、文献
如《史记·焚书》中“焚百家之言”(意为“焚烧诸子的著作”)。
四、语法功能
“言”在文言文中可作谓语、宾语、定语、状语等成分,例如:
谓语:“王不听,于国人莫敢出言”(“出言”作谓语);
宾语:“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言”作宾语);
定语:“五言诗”“七言诗”(“言”修饰“诗”)。
总结
“言”是文言文中使用频率极高的字,其含义需结合具体语境分析。掌握其基本动词、名词含义,再结合语法功能,有助于深入理解文言文句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