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过生日的讲究和礼物选择相当丰富,以下是一些主要的习俗和礼物:
年龄与称呼
50岁以下称为“做生日”,50岁以上称为“做寿”。
生日仪式
选择良辰吉日,看黄历以确保带来好运。
复杂的仪式包括祭祖、拜天、拜地、请道士或僧人诵经祈福等,体现对生命的尊重和对未来的美好期望。
生日宴席
宴席上必有长寿面,象征福寿绵长。
礼物多为象征吉祥的物品,如寿桃、寿面、长命锁等。
特殊年龄庆祝
某些特殊年龄如10岁、30岁、50岁、60岁、70岁等会举行较隆重的庆祝活动,称为“长尾巴”或其他名称。
寿礼
寿礼包括寿桃、寿面、寿烛、寿屏、寿幛、寿联、寿画、寿彩、万年伞等,寓意长寿和健康。
出嫁的女儿通常会给父母送上亲手做的鞋、衣料、寿面、寿酒等。
抓周
孩子周岁时,通过抓取不同物品来预测其未来的志向和命运,是生日庆祝活动的重要环节。
寿堂布置
寿堂要设寿堂、贴寿字、结寿彩、燃寿烛,正厅布置一新,体现对长辈的尊重和祝福。
拜寿
亲戚晚辈前来祝贺,受贺者需穿着新衣,接受拜贺及礼物,晚辈还需给些赏钱。
这些习俗不仅体现了古人对生日的重视,还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祝福寓意。通过这些仪式和礼物,古人希望表达对生命、健康和长寿的美好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