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
网站首页 > 伤心文案 > 六国论主要考哪几句?

六国论主要考哪几句?

时间:2025-03-27 18:07:42

《六国论》是苏洵政论文代表作品,文章立论鲜明,结构严谨,语言犀利有力,针对六国灭亡的原因提出自己的看法。其中常考的重点句子包括: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译文:六国的灭亡,并不是(因为)武器不锋利,仗打得不好,弊病(弊端)在于(用土地)贿赂秦国。用土地贿赂秦国亏损了自己的力量,(这就)是灭亡的原因。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译文:想一想(或念及)他们的祖辈父辈,冒着寒霜雨露,披荆斩棘,才有了很少的一点土地。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译文:齐国不曾贿赂秦国,(可是)最终也随着五国灭亡了,为什么呢?(是因为齐国)跟秦国交好而不帮助其他五国。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译文:所以燕虽然是个小国,却后来才灭亡,这就是用兵抗秦的效果。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译文:六国的势力虽然比秦国弱,但还有可以凭借不贿赂而战胜秦国的形势。如果凭借偌大的天下,却追随六国灭亡的前例,那就又比不上六国了。

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译文:用贿赂秦国的土地来封赏天下的谋臣,用侍奉秦国的心意来礼遇天下的奇才,合力向西,那么我恐怕秦人连饭都吃不下去了。

这些句子不仅涉及了六国灭亡的原因,还涉及了作者对于如何避免类似历史悲剧的建议,是理解《六国论》这篇文章的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