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
网站首页 > 伤心文案 > 洗心革面重新做人什么意思?

洗心革面重新做人什么意思?

时间:2025-03-29 06:07:13

“洗心革面重新做人”是一个汉语成语,指通过深刻反省和自我改造,彻底摒弃旧思想、旧习惯,以全新的道德面貌重新做人。具体含义和背景如下:

一、核心含义

洗心:

清除内心的恶念和旧思想,达到精神层面的净化。

革面:

改变外在行为和旧有形象,体现为行为上的彻底转变。

重新做人:

在思想、行为、价值观等全方位实现重塑,成为有益于社会和他人的人。

二、出处与演变

古典文献依据

该成语最早见于《周易·系辞上》和《周易·革》,“圣人以此洗心,退藏于密”(《革卦》),“君子豹变,小人革面”(《革卦》)。

晋代葛洪在《抱朴子》中进一步阐释:“洗心而革面者,必若清波之涤轻尘”。

近现代发展

清末民初,该词被引入法律文书,如《大清律例》中规定“洗心革面者,免予科刑”。

现代语境中,常与“改过自新”“痛改前非”等词并用,强调通过教育或自我约束实现根本性转变。

三、使用场景

刑事改造

用于描述犯罪人员接受教育改造后重新融入社会的过程,如“通过劳动改造,他终于洗心革面”。

个人成长

也用于个人道德修养,如“面对挫折时,他选择洗心革面,重拾信心”。

四、相关辨析

与“脱胎换骨”的区别

虽然两者均含彻底改变之意,但“脱胎换骨”更侧重本质上的重生(如宗教修炼),而“洗心革面”更强调思想行为层面的悔改。

反义词

包括“顽固不化”“文过饰非”“怙恶不悛”等,指拒绝改变或虚伪改正。

综上,该成语通过古典文献的积淀,形成了“清除内心恶念→改变外在行为→重塑人格”的完整修心路径,是中华文化中强调自我救赎的重要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