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孝母慈”的下一句是 兄友弟恭,二者合起来构成儒家思想中家庭伦理的核心内容。具体解析如下:
完整表述 原文出自《尚书·康诰》:“天与民五常,使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
其中“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被概括为“五常”,是西周时期提出的道德准则。
含义与背景
母慈: 母亲对子女的慈爱是家庭和睦的基础; 子孝
兄友:哥哥对弟弟的友爱;
弟恭:弟弟对哥哥的尊敬;
父义:父亲对子女的义举。 这一准则强调家庭成员间的相互尊重与责任,是儒家伦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常见误区
部分资料误将“父义”作为“母慈”的下一句,实际应为“兄友弟恭”。这一误解可能源于对《尚书》文本的误读或对成语的简化记忆。
综上,“子孝母慈”的下一句是 兄友弟恭,二者共同构成传统家庭伦理的基本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