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动用法是古汉语中一种特殊的语法现象,其核心特点是通过谓语动词的活用,使宾语产生某种动作或状态。根据搜索结果,使动用法可分为以下三类:
一、动词使动用法
指主语通过谓语动词使宾语产生动作,谓语动词本身表示“使……怎么样”的意义。例如:
《五蠹》:
“行仁义而怀西戎,遂王天下。”(怀:使……归顺)
《陈涉世家》:
“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忿恚:使……恼怒)
《窦娥冤》:
“叫声屈动地惊天。”(动、惊:使……震动、震惊)
二、名词使动用法
名词活用为动词,表示主语通过该名词使宾语具有名词所代表的性质或状态。例如:
《季氏将伐颛臾》:
“既来之,则安之。”(安:使……尊贵)
《触龙说赵太后》:
“今媪尊长安君之位。”(尊:使……尊贵)
三、形容词使动用法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表示主语通过该形容词使宾语具有形容词所描述的状态。例如:
《论语》: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乐:使……快乐)
《滕王阁序》: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长:使……悠长)
补充说明
活用类型:
动词使动用法多由名词、形容词活用而来,如“王”(名词)作动词表示“使……称王”;形容词使动用法如“安”(形容词)作动词表示“使……安定”。
翻译特点:
翻译时通常采用“使+宾语+动词原形”的结构,如“使……活”。
常见关联词:
常与“令”“叫”“使得”等词搭配使用,如“令……归顺”“使得……变化”。
通过以上分类及例证,可系统理解使动用法在古汉语中的表达方式及语法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