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灯火”“渔火”“月光”的古诗,综合多个权威来源整理如下:
一、经典名篇
《枫桥夜泊》- 张继(唐代)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赏析:以秋夜江景为背景,通过“江枫渔火”营造孤寂氛围,抒发游子思乡之情。
《送人游吴》- 杜荀鹤(唐代)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 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 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 遥知未眠月,乡思在渔歌。 赏析:描绘姑苏水乡富庶景象,以“夜市”“渔歌”反衬游子思乡心境。
《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唐代)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赏析:通过历史人物与江南景色的结合,隐含对时代变迁的感慨。
二、其他相关作品
《满江红(吴江秋夜)- 汪元量(宋代)
隔浦人家渔火外,满江愁思笛声中。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象牙塔里寻春梦,马蹄声碎古道边。 赏析:以吴江秋夜为背景,将渔火与笛声、春梦结合,意境开阔。
《望春回》- 李甲(宋代)
需雪未休江上风,乱山深处有人家。 渔火方绝滩露夜,注冻濑凄咽。 赏析:通过“渔火方绝”与“滩露夜潮”的对比,展现江边清晨的寂寥。
《舟夜书所见》- 查慎行(清代)
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赏析:以动衬静,将渔火比作“一点萤”,表现河上夜色的静谧与美感。
三、补充说明
渔火意象: 常与孤寂、思乡结合,如《江宿》中的“渔火稀”与《秋江》中的“渔火乱春星”。 月光意象
以上作品均围绕“灯火”“渔火”“月光”展开,或直接描写,或借景抒情,展现了不同季节、地域的独特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