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六十而不惑,七十而知天命”的句子,综合权威资料整理如下:
一、完整表述与出处
该句出自《论语·为政篇》,原文为:
>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二、核心含义
五十而知天命 指人到五十岁对人生规律有了深刻理解,认识到某些事物(如生死、命运)是人力无法完全掌控的,从而坦然接受并顺应自然规律。
六十而耳顺
六十岁后能听得进不同意见,对言论真假辨别能力增强,不再因外界评价而动摇。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到了七十岁,既可随心所欲行事,又能坚守道德底线,达到行为与内心的和谐统一。
三、人生阶段划分解析
孔子将人生分为三个阶段:
十五岁: 立志于学,奠定基础; 三十岁
四十岁:形成独立判断力,不再迷惑;
五十岁:接受命运安排,心态平和;
六十岁:处世圆融,能容人言;
七十岁:达到精神自由境界。
四、现代意义
这一划分虽源于古代,但其蕴含的自我修养理念仍对现代人具有启示作用,常被用于激励人们在不同阶段明确目标、保持平和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