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中班《梦里笑》教案笔记
活动目标
理解诗歌内容:
初步感受诗歌中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通过声音的变化和肢体语言表现诗歌的情感。
丰富词汇:
学习并运用“挠”“柔柔的”“轻轻的”“细细的”等词汇。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
背景音乐
诗歌录音
活动过程
一、图片导入
师:小朋友们,你们在这张图上都看到了什么?夜晚这么美,小女孩抱着小熊在床上睡着了,她做了一个甜甜的梦。小朋友们有没有做过梦?都梦到了什么?
师:你们的梦真有趣呀!那肯定想知道这个小女孩梦到了什么吧?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吧!
二、朗诵诗歌
师:教师配乐朗诵诗歌。
师:小朋友你听到了什么?诗歌里的小女孩都变成了谁?
三、分段学习诗歌
师:在梦里,我变成小花以后,遇到了谁?太阳为我披上了什么?
师:变成白云以后,我遇到了谁?(风)风教会了我什么?
师:变成轻烟以后,我遇到了谁?(雨)雨做了什么?
师:在梦里,我开心吗?你们怎么知道的?
四、播放录音
师:完整播放录音。
师:听完诗歌《梦》,你们的心里有什么样的感觉?
师:看着这些美丽的画面,你们觉得哪些地方最美。(引导幼儿用优美的动作来表现梦的温柔)
师:幼儿跟读。
五、创编诗歌
师:小朋友们,小女孩的梦美不美?现在请你们把自己的梦也变成好听的句子,用温柔、甜美的声音说一说。
延伸活动
教师引导幼儿尝试创编诗歌,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语言和想象描述自己的梦境。
附诗歌
```
梦在梦里,我是多么甜蜜。
```
建议
互动性:
在朗诵和分段学习诗歌时,可以增加互动环节,例如让幼儿模仿诗歌中的角色,增加活动的趣味性。
多感官体验:
除了听觉和视觉,可以尝试加入触觉和嗅觉的体验,如使用香薰或轻柔的布料让幼儿感受梦的温柔。
家长参与:
鼓励家长参与,可以在家中继续朗诵和创编诗歌,增强亲子互动。
通过以上步骤,幼儿不仅能够理解并感受到诗歌的美,还能在活动中丰富自己的词汇和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