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
网站首页 > 伤心文案 > 名词意动用法举例?

名词意动用法举例?

时间:2025-04-03 16:50:04

名词意动用法是古汉语中一种特殊的语法现象,指名词作谓语时,表示主语将宾语视为具有该名词所代表的事物或状态。这种用法通常通过“以……为……”或“把……当作……”的结构实现。以下是具体例子及解析:

一、典型例句解析

《伤仲永》

原句: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 解析

“宾客”本为名词,此处活用为意动词,意为“以宾客之礼待其父”。 - 结构为“动宾结构+宾语+名词”,翻译为“全邑的人对他感到惊奇,悄悄地把他父亲当成宾客对待”。

《前赤壁赋》

原句:侣鱼虾而友麋鹿。 - 解析

“侣”“友”为名词活用为意动词,分别表示“以鱼虾为伴侣”“以麋鹿为朋友”。 - 结构为“名词+动词+宾语”,可译为“把鱼虾和麋鹿当作伴侣和朋友”。

《史记·魏公子列传》

原句:孟尝君客我。 - 解析

“客”为名词活用为意动词,意为“以我为客”。 - 结构为“主语+名词+宾语”,翻译为“孟尝君把我当作客人”。

《论语》

原句:文王以百里之壤而臣诸侯。 - 解析

“臣”为名词活用为意动词,意为“使……称臣”。 - 结构为“主语+名词+宾语”,可译为“文王用百里土地使诸侯称臣”。

二、其他常见结构

动宾结构+宾语+名词:如“利其然”(认为这种情况有利可图),“安之”(使……安定)。

名词+宾语+动词:如“王之”(使……为王),“急臣”(使……急迫)。

三、补充说明

名词意动用法多见于古诗文,如:

《楚辞》:“虎啸而谷风至”(虎啸使谷风至)。

《史记》:“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夫子认为我是点)。

此类用法需结合语境理解,翻译时注意调整语序以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例如“梅妻鹤子”应译为“把梅花看做妻子,把仙鹤看做孩子”,而非“妻子梅花,孩子仙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