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深夜出差赶路的诗,综合搜索结果整理如下:
一、古代诗词
白居易《微雨夜行》
"漠漠秋云起,稍稍夜寒生。但觉衣裳湿,无点亦无声。"
以秋雨夜行写羁旅感,虽未直接写赶路,但意境契合。
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通过风雪夜归的景象,隐喻赶路者的孤独与坚韧。
孙承恩《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以乡村夜景为背景,展现赶路途中的惊喜。
二、现代仿古诗
佚名《赶路》
"路无尽头人有怨,只缘赶路无止境。莫畏路途险阻多,勇往直前永无悔。"
现代仿古诗,直白表达赶路者的执着与豪迈。
佚名《深夜赶路》
"深夜苦催发,人行语不哗。林乌惊列炬,候骑听鸣笳。历历星垂野,澄澄月布沙。忽闻山犬吠,知是有人家。"
结合边塞意象,展现夜间行军的孤寂与紧张。
三、其他相关诗句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虽为送别诗,但“海内存知己”可引申为赶路时的慰藉)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元夕夜景,隐喻赶路时的热闹与期待)
注:部分诗句存在多个作者争议,如《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常被误认为王安石所作,实际为辛弃疾。建议结合具体语境进一步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