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园林作为中国古典园林的代表,在说明文中广泛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通过生动的比喻使读者更直观地理解其设计理念。以下是典型例句及赏析:
一、核心景观与空间布局
"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通过对比对称的图案画与自然的美术画,突显苏州园林追求自然和谐的设计理念,强调"自然之趣"是园林的核心。
"假山重峦叠嶂,或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
以自然山峦为喻,展现假山与植物相互映衬的层次感,如同山水画般富有动态美。
二、植物配置与景观效果
"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
通过否定对称修剪的植物形态,强调苏州园林以自然形态取胜,体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境界。
"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
以藤萝的形态比喻园林中的自然景观,展现其随性生长与人文景观的融合,烘托出"满眼珠光宝气"的繁华氛围。
三、建筑与色彩特色
"园林色彩上极少使用彩绘,与北京园林形成鲜明对比"
通过对比北京园林的艳丽色彩,突出苏州园林以素雅色调营造宁静氛围的设计特色。
"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
以"画中屏风"为喻,解释花墙与廊子的设计既保持空间分隔又保持通透感,增加景观的层次深度。
四、整体意境与设计哲学
"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允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
这句话贯穿全篇,强调园林设计的极致追求,将"自然美"提升为艺术标准,体现"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赏析总结:
苏州园林的打比方手法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生动描绘,更是对园林设计哲学的抽象表达。通过"美术画"与"图案画"的比喻,"隔而不隔"的境界营造,使读者深刻感受到苏州园林"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