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
网站首页 > 说说文案 > 粽子的古诗五年级?

粽子的古诗五年级?

时间:2025-03-21 08:54:39

关于粽子的古诗中,适合五年级学生的作品应语言简洁、意象鲜明。以下是精选的5首相关古诗及注释:

一、 《乙卯重五诗》——陆游

原文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注释

描写南宋端午节山村景象,粽子形似发髻,艾草装饰高冠,体现传统习俗。- 通过“日斜吾事毕”的闲适语气,展现节日氛围。

二、 《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欧阳修

原文

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度送,生绡画扇盘双凤。 注释

以榴花、绿杨等意象渲染端午时节的绚烂,粽子用五彩丝线包裹,赠予女子的习俗跃然纸上。

三、 《表夏十首》——元稹

原文

灵均死波后,是节常浴兰。彩缕碧筠粽,香粳白玉团。 注释

纪念屈原,融合传统祭祀与饮食习俗,粽子与菖蒲、艾叶等植物共同构成节日元素。

四、 《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李隆基

原文

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 注释

官廷端午宴饮场景,九子粽象征吉祥如意,体现皇家节庆的庄重与奢华。

五、 《端午》——文秀

原文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注释

点明端午起源与屈原的关联,通过楚江的意象表达对忠魂的追思。

其他推荐

《重午》——范成大

>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 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 (简短明快,适合小学生诵读)

《次韵和黄江陵重午二绝》——项安世

> 老便蜜粽加餐易,病却蒲根仙嚼难。 (以幽默口吻描写节日饮食)

以上作品均围绕粽子展开,语言通俗易懂,可配合端午主题活动进行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