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他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
鲁迅一生使用过的笔名非常多样,根据不同的资料来源,他使用过的笔名至少有140个。其中,较为知名的笔名包括“鲁迅”、“自树”、“庚辰”、“索子”、“索士”、“树人”、“令飞”、“迅行”、“树”、“黄棘”、“周豫才”、“周树”、“唐俟”、“俟”、“神飞”、“迅哥儿”、“风声”、“尊古”、“巴人”、“某生者”、“小孩子”、“学之”、“敖者”、“俟堂”、“宴之敖者”等。
鲁迅最初使用“鲁迅”这一笔名是在1918年发表的《狂人日记》。这个笔名的含义是“理由于:(一)母亲姓鲁,(二)周鲁是同姓之国,(三)取愚鲁而迅速之意”。鲁迅认为这个笔名能够表达他作为文学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就像一头牛,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牛奶和血。
除了“鲁迅”之外,鲁迅还使用过其他多个笔名,这些笔名大多与他的文学创作和思想表达有关。例如,“丁萌”有“天明”之意,“游光”有“听夜的耳朵和看夜的眼睛”之意。鲁迅的笔名不仅反映了他的文学才华,也体现了他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人性的细腻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