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孝》是元代郭居敬辑录的24位孝子事迹集,通过不同角度展现了古代至孝典范。以下是主要故事概要:
一、核心故事类型及代表人物
至孝典范 舜:
为逃避继母与弟弟陷害,掘井时用斗笠跳洞逃脱,后以孝行感动天帝,获帝尧赏识成为天子,并封象为诸侯。
曾参:母亲病重时,曾以牙咬指暗示儿子侍奉,后著《大学》《孝经》,被尊为“宗圣”。
节俭与供养 百里负米:
春秋时期鲁国人仲由,家贫常负米百里为双亲送饭,后任大官仍保持节俭。
鹿乳奉亲:郯子为继母取鹿乳疗病,后挂褐毛衣伪装老人,体现隐秘侍亲。
忠诚与牺牲 卖身葬父:
董永为供养父亲,卖身葬父,后得仙女相助完成天人感应。
扼虎救父:东汉杨宝为救父亲被老虎所伤,后以孝心感动天地,虎化为义犬。
感天动地 戏彩娱亲:
周老莱子七十岁仍扮孩童戏彩娱亲,展现长寿者的孝心。
卧冰求鲤:王祥为继母求鲤,卧冰至冰裂,鱼跃而出,体现极致孝行。
二、其他经典故事补充
扇枕温衾:黄香夏夜为父亲扇凉枕席、冬日温被窝。
闻雷泣墓:陆绩闻雷思念父亲,悲痛落泪,成为孝道教育的典范。
乳姑不怠:江夏黄香幼时便承担赡养乳母责任,体现早熟的孝心。
三、文化意义
《二十四孝》通过具体事例,将儒家“仁孝”思想具象化,虽部分故事存在夸张成分,但反映了古代社会对道德伦理的追求。其核心价值在于传递“百善孝为先”的伦理观,至今仍对家庭伦理教育有启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