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的名字主要根据运行速度、线路类型和功能进行分类,具体可分为以下几类:
一、按运行速度分类
高速动车组列车(G字头) 时速≥250公里,中国主流车型为CRH系列(如CRH380),代表中国高铁技术。
城际动车组列车(C字头)
时速160-200公里,专为城市间短途运行设计,如成雅快铁。
普通动车组列车(D字头)
时速200公里,覆盖中长距离,如成都到雅安的成雅快铁。
直达特快旅客列车(Z字头)
时速160-140公里,如北京到上海的Z3次列车。
特快旅客列车(T字头)
时速140公里,停靠地级市,如北京到广州的T1次列车。
快速旅客列车(K字头)
时速120公里,覆盖县级市及主要站点。
普通旅客快车(1001-2998次)
时速80-120公里,停靠更多中小站点。
普通旅客列车(6001-7598次)
无统一速度标准,多为非空调普通列车。
二、按线路类型分类
城际列车(C字头)
仅停靠相邻城市,如成雅快铁。
市郊列车(S字头)
运营范围覆盖城市及郊区,类似公交或地铁。
临时列车(L、A字头)
春运或节假日加开,速度不定(80-140公里/小时)。
三、其他特殊类型
旅游列车(Y字头): 如黄山旅游列车,提供旅游服务。 救援列车(J字头)
四、历史与特殊命名
中国部分列车名称具有政治意义,如“复兴号”“东风型”等,而部分车站名称则因地理位置或功能命名,如“北京东站”“深圳机场北”。
以上分类综合了速度、线路及功能特点,涵盖了中国及国际主流火车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