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韧不屈”是一个汉语成语,形容人在面对困难、压力或恶势力时表现出的顽强意志和坚定立场。具体含义和用法如下:
一、基本含义
性格特质 :指人具有刚毅、顽强、不屈服的性格,常与“刚毅”“坚毅”等词连用,如“坚韧不屈的革命者”。行为表现:
在逆境中保持坚定信念,不因外界压力或困难而退缩,如“他坚韧不拔的精神令人敬佩”。
二、出处与演变
成语来源
《荀子·法行》:“坚刚而不屈义也。”(强调坚守道义的刚毅品质)
《汉书·叙传下》:“乐昌笃实,不桡不诎。”(形容人刚直不屈)
简化表述:现代常简化为“坚强不屈”,但“坚韧不屈”更强调“坚韧”(性格特质)与“不屈”(行为表现)的结合。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近义词:坚贞不屈、坚毅不拔、刚毅顽强、坚定不移。
反义词:卑躬屈膝、屈服投降、软弱可欺。
四、语法功能
词性:补充式形容词,可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造句示例:
“艰苦的环境锤炼了他坚韧不拔的毅力。”(性格特质)
“运动员在赛场上展现了坚韧不屈的竞技精神。”(行为表现)
五、相关辨析
与“坚韧”(仅形容物体坚固柔韧)不同,“坚韧不屈”特指人的精神品质,如“他性格坚韧”与“他坚韧不屈”有本质区别。
综上,“坚韧不屈”是形容人在精神层面具有顽强抗压能力的高度概括,既包含内在品格,也体现外在行为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