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然景观类
孟浩然《早寒有怀》
“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以早寒为引,抒发游子思乡之情,被《唐诗三百首》收录。
李贺《北中寒》
“日脚淡光红洒洒,薄霜不销桂枝下。依稀和气解冬严,已就长日辞长夜。”
通过北中地区独特的冬日景象,展现寒与春的交替。
李商隐《无题》
“寒云路几层,凤城寒尽怕春宵。寒梅最堪恨,长恨负春风。”
以寒云、寒梅等意象,隐喻人生无常与爱情遗憾。
二、边塞风光类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虽未直接用“寒”字,但通过“北风”“大雪”等词营造寒意。
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以简练语言表现边塞风雪的严寒与孤寂。
三、情感抒发类
李白《北上行》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天山雪云常不开,千峰万岭雪崔嵬。”
通过夸张手法表达对边塞荒凉的悲怆感。
温庭筠《商山早行》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以“板桥霜”等意象,隐喻人生旅途的清冷与寂寥。
四、时令感怀类
王维《终南山》
“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通过终南山的冬日景色,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韩愈《春雪》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以反常现象(春雪)抒发对时光易逝的感慨。
以上诗句均围绕“寒”字展开,或写自然景观,或抒发情感,或隐喻人生,展现了唐代诗人对寒意的多维度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