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人心魄”是一个汉语成语,形容事物具有极强的震撼力或感染力,使人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甚至达到“魂被取走”的程度。具体解析如下:
一、基本含义
核心概念:通过视觉、听觉等感官冲击,使人的精神核心(心魄)受到强烈影响,常伴随震撼、感动或恐惧等情绪。
比喻手法:将事物比作“夺走灵魂”,强调其吸引力之强。
二、结构解析
拆分含义:
摄人:吸引、牵引人的注意力;
心魄:指人的精神核心或灵魂。
整体理解:事物通过某种力量(如美景、音乐、表演等)直接作用于人的精神层面,产生深刻影响。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近义词:夺人心魂、惊心动魄;
反义词:节衣缩食、食淡衣粗。
四、典型用法与造句
自然景观:
“站在黄山之巅,俯瞰云海翻涌,那种摄人心魄的壮阔感让人久久不能自已。”
艺术作品:
“梵高的《向日葵》以浓烈的色彩和扭曲的线条,展现出摄人心魄的视觉冲击。”
情感表达:
“她那摄人心魄的演讲,瞬间点燃了全场观众的热情,气氛达到高潮。”
自然现象:
“雷暴来临前的压抑氛围,如同摄人心魄的预兆,让人心生敬畏。”
五、相关典故
该成语虽无明确典故记载,但常与文学作品中的描写结合使用,例如:
《红楼梦》中描写大观园的宏大规模时,用“摄人心魄”形容其令人震撼的景致;
现代文学中常借用该成语表达对历史事件或社会现象的深刻震撼。
综上,“摄人心魄”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广泛的应用场景,成为汉语中表达强烈情感共鸣的经典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