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时期的教育内容和教育理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发展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
提高毛入学率:学前教育的毛入学率提高到90%以上,高中阶段的毛入学率提高到92%以上,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提高到60%。
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提升乡村教师素质与能力,保障农业转移人口的随迁子女平等享有基本公共服务。
推进教育公平与均等化
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推动从学前到高中阶段教育质量整体提升,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大力推进基本公共教育均等化,切实保障困难群体受教育权利。
缩小区域、城乡差距: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加快缩小区域、城乡教育差距。
深化教育改革
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构建大中小一体化的思政工作体系,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体系,深化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落实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
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体系建设为抓手,把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贯穿到各级各类教育发展的全领域全过程。
提升教育质量
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建设一批高水平职业技术学院和专业,稳步发展职业本科教育,建设双一流大学,加强研究生的培养管理,扩大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规模。
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构建支撑技能社会建设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大力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普遍实行“1+X”证书制度,加强“双师型”教师培养。
终身学习体系
发挥在线教育优势:完善终身学习体系,推进高水平大学开放教育资源,多渠道扩大终身教育资源,满足不同群体多元化学习需求。
教师队伍建设
全面完善师德师风建设: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素质,统筹教师编制配置和跨区域调整,调整中高教师比例。
培养“双师型”教师:支持高水平工科大学举办职业技术师范专业,培养“双师型”教师机制。
学生综合素质培养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下大力气培养学生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升。
这些内容和理念旨在构建一个更加公平、高质量、可持续的教育体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国家的长远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