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化几何哉,止增笑而!——蒲松龄的狼
2. 指似傍人因恸哭,却出宫门泪相续。自从此后还闭门,夜夜狐狸上门屋。我闻此语心骨悲,太平谁致乱者谁。——元稹的连昌宫词
3. 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谚语
4. 狐假虎威:比喻依靠别人的势力来欺压人。典故:老虎捉到一只狐狸,要吃掉它。狐狸说:“上天命令人做百兽之王,你吃了我就违背了天意。如果你不信,就跟我一块儿走,百兽见了我没有一个不跑的。”
5. 狼和狐狸并排走路,望见不远处的草地上有一群羊。狼大喜,和狐狸商量如何分羊。狼说:“我们把羊赶到山中死路里,再一同猎杀。事成之后我得七成羊,你得三成羊。”狐狸听到自己分得比狼少,叫嚷起来:“我比你更狡猾,更聪明,猎食时我出的力更多,为什么我只得三成羊?你得四成羊,我得六成羊,这样才算公平公正啊。”狼听到狐狸说自己得羊少,也不乐意,于是便与狐狸争吵起来,最后你不让我,我不让你,干脆打了一架。打完后,狼和狐狸两败俱伤,躺在地上,终于都接受了各分五成羊的方案。——寓言故事
这些名句和故事反映了狼和狐狸在文学和民间传说中的形象和特性,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象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