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平生事迹可概括为以下核心内容:
一、早年经历
出身背景
孔子出生于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是殷商后裔,曾为宋国贵族后裔。
家道中落与教育启蒙
父亲早逝,由叔梁纥抚养。15岁立志从学,19岁娶宋国女子为妻,后随叔父到鲁国生活。
二、思想与教育成就
创立私人讲学
打破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主张“有教无类”,弟子规模达三千人,其中贤人七十二。
核心思想体系
提出“仁、义、礼、智、信”五常,主张通过教化实现社会和谐。
文化贡献
晚年修订《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奠定儒家经典基础。
三、政治生涯与挫折
周游列国
为推行仁政,带弟子游历卫、宋、陈、蔡等地,但多遭拒聘或困境,如被卫灵公监视、在陈蔡绝粮等。
晚年归鲁
73岁返鲁后,因未获重用而专注于著述,后安葬于泗水。
四、历史地位与影响
被尊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历代帝王尊为“至圣先师”;
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对中国及东亚文化圈影响深远;
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