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在《登高》中表达一生颠沛流离的诗句是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这两句诗深刻地反映了诗人晚年的境遇与心境:
“万里悲秋常作客”
以“万里”形容漂泊的遥远距离,“悲秋”点明季节背景,烘托出一种萧瑟、凄凉的意境。诗人常因身处异乡、漂泊无依而感到悲怆,这种情感与秋天的萧瑟氛围相互映衬,成为其漂泊生活的真实写照。
“百年多病独登台”
“百年”象征人生的漫长与短暂,“多病”则揭示了诗人晚年的身体状况,暗示其长期困顿与身心俱疲。“独登台”更强化了孤独感,凸显出在历史动荡中个体的渺小与无奈。
全诗背景补充
此诗作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年),正值安史之乱后社会动荡时期。杜甫晚年流寓夔州,面对战乱后的破败景象,通过登高远眺长江的壮阔与萧瑟,将个人命运与时代背景紧密相连,成为其“沉郁顿挫”诗风的典型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