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与隗顺:
南宋抗金英雄岳飞被冤枉杀害后,狱卒隗顺冒着生命危险将遗体背出城外,偷埋在九曲丛祠旁,并在坟前栽了两棵桔树。为了日后辩识,隗顺又把岳飞身上佩带过的玉环系在其遗体腰下。20年后,宋孝宗赵脊为岳飞澄冤昭雪,谥武穆。
郑板桥智助穷秀才:
郑板桥路过一画店,见一幅墨竹图题着自己的落款,得知是一个贫穷的老秀才冒名售画。郑板桥决定帮助他,三天后他邀请当地名流,让店主当面画了一幅墨竹,众皆交口称赞。此后,画店顾客盈门,老秀才的生活大为好转。
大禹治水:
大禹(前2081--前1978),为夏后氏首领、夏朝第一任君王。为了治水,禹四处奔波,三次经过自己的家门都没有进去,因此留下了“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典故。
华佗拜师学艺:
华佗,字元化,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医学家。华佗小时候学医,经历了千辛万苦,最终成为一代神医。
徐霞客志在天下:
徐霞客是伟大的地理学家、旅行家。他小时候看到一个小孩在江边打捞落水的石狮,便告诉他只要溯江而上就能找到石狮。果然石狮找到了,大家都赞誉这个聪颖的小孩。
周处除三害:
周处是三国时期义兴的名人,因恶名昭彰而被称为“三害”之一。后来他决心改过自新,杀死猛虎和蛟龙,最终成为忠臣。
曹操的“梦中杀人”:
曹操有一次梦见自己被人追杀,惊醒后误以为是真的,杀死了身边的侍卫。第二天得知真相后,深感愧疚,从此不再轻易杀人。
岳飞的“三字经”:
岳飞小时候家贫,没有机会上学。一次,他在街头听到一位老先生教孩子们背诵《三字经》,便悄悄站在窗外聆听。后来,岳飞把《三字经》背诵得滚瓜烂熟,最终成为一代名将。
诸葛亮的“草船借箭”:
三国时期,诸葛亮为了解救被困的赵云,设计了一种独特的“草船借箭”计策,成功借到了十万余支箭。
包拯的“狗头铡”:
宋代清官包拯,以铁面无私著称。他有一把狗头铡,专门用来处决贪官污吏。有一次,包拯发现一个贪官贪污了百姓的血汗钱,便下令用狗头铡将其处死。
这些故事不仅反映了历史名人的智慧和品质,也体现了民间对他们的敬仰和传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