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古诗词:《题西林壁》——苏轼
一、原文与注释
```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
二、赏析要点
写景与哲理的结合 诗的前两句通过“横看”“侧看”“远”“近”等视角,描绘庐山千姿万态的景象,展现了大自然的变幻与神奇。后两句则由景及理,指出“不识庐山真面目”的原因在于“身在此山中”,蕴含了深刻的哲理:人们往往因局限于自身视角而无法看清事物的全貌。
艺术特色
- 语言简洁: 用平实的语言勾勒出庐山的雄伟与秀丽,如“翠岭”“清流”等意象,具有画面感。 - 意境深远
历史地位
该诗是苏轼山水诗的代表作,开创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境界,对宋代及后世的文人画、诗词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三、相关背景
苏轼于黄州贬谪期间创作此诗,正值其人生境遇的转折点。通过描绘庐山,他既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也隐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探索,体现了其豁达的胸怀与超凡的境界。
其他推荐与赏析方向
若偏好婉约词,可赏析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
此词以细腻的笔触刻画离别场景,情感真挚,被誉为“婉约词巅峰”。
若倾向豪放风格,推荐杜甫《望岳》:
```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
诗中展现泰山雄伟气势,抒发了诗人“会当凌绝顶”的壮志豪情,是杜甫山水诗的代表作。